欢迎来到仙游今报社数字报纸
04:史迹
砺山郭豪培英厝:~~~
穿越时空的忠义回响~~~
穿越时空的忠义回响
仙游苏十万信仰的发现与探究

  □苏志明

  在《福建通志》“宋忠节”卷及清乾隆《德化县志》“人物志”中均有记载:“苏十万,善均里人,钦之裔孙。宋亡,破家募义兵拒元,屯驻天平城、罗城诸山。后战败,于水府被杀,挺立不仆,血渍石上,朱殷不灭,邑人建水府庙祀之”。降乩题云“不负心,顶天做去,大丈夫,一呼十万,何妨称兵、称贼、称霸、称王?”邑进士李道泰为对云:“肯回首,立地便成,好男子,百炼千回,自是可鬼、可人、可仙、可佛。”邑令鲁鼎梅吊以诗云:“十万横磨剑气吞,英雄成败未须论。一拳石染生前血,几笔乩游死后魂。”

  据《德化苏氏志》中关于苏十万的描述,苏十万(约1232-1280年),原名一侯,字万仁,号留义,排行纶千五,泉州市德化县善均里(今雷峰镇长基村)人,宋礼部尚书苏奉礼后裔,为德化宋末组织义军抗元的著名将领。苏十万其祖世居德化石城,世代仕宋,五世簪缨,少时勤学经史,熟谙武略。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元军迫近临安,朝廷危在旦夕,下诏天下忠臣义士勤王。苏十万尽倾家资充作军饷,募集义兵,以境内的罗城寨、南埕的天平城等为据点,屯兵积粮,训练兵士。县属各地群起响应,参加义兵,遂有“一呼十万”之说。

  时元兵南下,闽陷,宋室赵昰、赵昺二帝入粤后相继殉难,宋亡。苏十万在七台山彰武寨和天马山岭头寨继聚义兵,抗击元军。元军持诏招降,苏十万答曰:“吾身为宋将,愿决一雌雄,死而后已,安肯屈事求荣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义军在七台山下水府被围,苏十万在混战阵亡。殁后葬德化清泰里之南,后人称为苏墓山,邑人建水府庙祀之。

  元朝建立后,嘉其忠烈武勇,敕封苏十万为“武烈苏王,谥师汤”。邑人感其忠义节烈,为纪念苏十万,相继在水府、隆泰宏祠、双翰和屏山立庙塑像奉祀,称为“苏公尊王”,顶礼膜拜。以后苏公香火又分炉至永春、仙游、大田、台湾等地,为百姓所敬仰、崇奉。

  苏十万抗元阵亡后,其事迹在邻县仙游也流传甚广,尤其古兴贤里山区苏氏聚居地都有建庙供奉祭拜,后来逐渐扩展到附近其他姓氏人家也共同祀之。今多方实地考证在仙游东北部山区发现有11座之多,每一座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一)位于菜溪乡牛垅坱苏姓聚居的村庄小山上,建有名曰浮仙宫,主奉苏十万公、湄洲妈祖、观音菩萨等,据传此宫大约建于明代时期,原在白凫溪溪边,后迁建至今牛垅坱村边小山上,此村老百姓每年农历四月十四,都会回家祭祀,场面庄重而热闹。

  (二)位于菜溪乡溪边村桥亭溪边建有长兴宫,也是主奉苏十万、张公、湄洲妈祖,据村民介绍此宫也是大约建于明代,宫里两根大柱上刻有对联,桌子上放着“苏公灵签”簿,供善男信女求签祈福。

  (三)石苍乡潭头村有一个小庙,里面仅供有一尊佛像及童子,略显冷清。原来供奉在附近一个名叫“后鼎”的苏姓人家村庄中的小庙上,后因村民躲避匪患搬迁到近邻的潭头村,同时也将十万公佛像迁到此地,重修庙宇供奉。

  (四)书峰乡百松村有一座南湖王府宫,据传为苏公殉难后,有其一部属余将军者,携部众迁至书峰乡西峰村南湖寨下定居,余将军及部下思苏公之大义忠烈,故于南湖寨立庙奉祀。旧庙位置较偏僻,后寨人聚资迁庙于新址(今南湖旧王府)。今南湖旧王府的大殿顶梁上刻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重建,虽然王府内神像已移至新王府供奉,但整幢建筑还是保留得非常完整且四周墙壁上还清晰可见当年的壁画。据庙里老伯称,2006年南湖村民搬迁新村,2012年重建南湖王府,现王府内主神为苏公尊王,陪祀岳王爷(岳飞)、大使公(忠济圣侯)。厅内石柱刻有“拒元扶宋忠心耿,秉忠报国壮志巍”“南湖王府炉非凡,雷鼓潭苏公尽瘁”等对联。桌上摆放《苏公尊王灵感怀诗牌—苏公夫人咒》、《苏公尊王传》等书籍,南湖王府宫是仙游苏公信仰宫庙里建设和保存最好的,也见证了苏公尊王几百年来的香火不断的盛况。

  (五)社硎乡仙头村,亦有供奉十万公的宫庙,名曰“山峰宫”。

  (六)西苑乡广桥村蛇头街有一寺庙名为长寿亭。据亭前古石碑记载,长寿亭为清乾隆六年广桥村附近村民倡建,在寺后山观音殿左边建有一小殿,名曰苏公殿,庙宇仅一小开间,里面只供奉“苏公尊王”苏十万,庙宇两边刻有对联“苏氏正气冲霄汉,公明如镜昭日月”,彰显着苏公的浩然正气。

  (七)西苑乡凤顶村九宫路边有一宫庙,名为东墘宫,二进三开间,建于清代,从邻县永春传祀而来,主祀“苏公尊王”十万公,从永春分炉引来。大厅内柱子上刻着“尊王施恩佑赤子,圣母惠泽保黎民”等对联。

  (八)西苑乡凤顶村亦建有一名为湖山龙兴宫,为附近陈姓诸村民所建,为二进五开间,建于清代,近年翻修扩建。庙里主祀湄洲妈祖,左边陪祀苏公尊王,右边陪祀张公元帅,对联“圣贤世泽祖殿荣辉,忠孝流芳宗功显耀”“忠女报国垂青史,济世拯民见圣仁”等。

  (九)西苑乡凤顶村墓前佘姓聚居村落,亦有一座锦壶宫,二进三开间,清代所建,近年翻修扩建。庙门石柱对联“锦壶宫迁建在圣亦而,高墩兜承接三面香火”。庙中主祀湄洲妈祖,苏公尊王,张公元帅等神明。

  (十)凤山村墓前一路之隔的官田村,为佘姓又一聚居点,此村面溪靠山而建,通往东湖村直至永泰县的古道从村里经过,村旁古道边有一小庙,里面供奉八仙之一铁拐李和苏公尊王两小神像,庙两侧石柱上刻着对联“蓬莱石鼓响,锦山水声长”。

  (十一)西苑乡仙山村亦供奉“苏公尊王”十万公宫庙,可惜已倒塌。

  苏十万公信仰沿着仙游东北部山区古道传播开来,较为集中。几百年来苏公信仰在此落地生根、不断传承,这充分反映了当时苏公尊王信仰在仙游山区民间的强大影响力和旺盛生命力,苏公信仰现象在仙游民间极为少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读
   第02版:今闻
   第03版:侨界
   第04版:史迹
   第05版:娱情
   第06版:微播
   第07版:养生
   第08版:天下
家风传承记
仙游苏十万信仰的发现与探究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仙游今报史迹04仙游苏十万信仰的发现与探究 2025-07-11 2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